吸血鬼文化

老實說,我沒看過HBO電視連續劇《True Blood》,也不知道瑞典藝術電影《Let the Right One In》,不曾讀過施蒂芬妮‧梅爾 (Stephenie Meyer)的《Twilight》套書系列,此生亦絶無可能會掏腰包去買夏蓮‧哈里斯( Charlaine Harris)已出版九冊類似《Dead and Gone》的任何一本小說。若不是看了《紐約時報》的一篇短文,我不會知道上述那串現在正夯的名字。不過即使錯過了紐時那篇題曰《Trend With Teeth Hits Film and Fashion》(電影和時尚的獠牙瘋)的有趣報導,再駑鈍的人,應該也可以輕易地嗅出當下流行界正在炒弄什麼菜色。




如果沒去看韓國女星全智賢以吸血鬼造型打入好萊塢的電影,也可能看到報章上一窩蜂的宣傳海報; 翻翻雜誌,不管是正經的還是歪哥的,常就有雌雄莫辨,臉無血色的時尚模特兒,從內頁跳出來嚇人。在台北捷運站,上下電扶梯,迎面會逼來一幅巨型廣告,看了多次,賣的究竟是啥,始終沒記住,倒是對那位長髮蝤結的洋模特過目不敢忘。她微張著缺了顆門牙的嘴,要死不活地躺在花海裡,那雙挖在慘白臉上的煙燻眼直勾勾地就望著你。歐美時尚界的「異常」品味,就是這樣舖天蓋地的籠罩世界,左右你的眼球,挑逗連你自己也搞不清的潛藏愛憎慾念。

「我們都被墮落敗壞所魅惑,越爛越好」紐時引述一位時尚圈的大哥大對人性的觀察。電影時尚界之所以能成功地舊瓶新裝吹起「吸血鬼獠牙風」,有學者表示,反應的正是人們對真實世界的焦慮:「尤其是911後,那段草木皆兵的戒慎時期。《Twilight 》吸血鬼小說系列,再現了一種陰謀論的心態,一種恐懼,好像在我們的社區中,在我們的眼前當下,正進行著某種詭密與危險。」(Michael Dylan)

報導結束前又摘錄了另位學者,同時也是吸血鬼研究專家湯瑪士‧加爾査(Thomas Garza)的評論:「戰爭期間,經濟下滑,和文化動亂時,都會助長吸血鬼和奇幻小說的製造。經濟衰退,又逢戰亂,當我們質疑我們的國庫,政治及道德狀況時,衝突的確似乎會由外轉入內心。『我們是否太過了?我們是否需多一點限制?』對這些最基本的價值,我們似乎會再次質疑。」

這一波的吸血鬼回春流行潮,在「專家」的分析下,似乎顯得透光許多,不再那麼陰森可怖了。原來青面獠牙畏光嗜血的德古拉伯爵(Count Dracula),其實就是我們人性黑暗面的具體呈現。我們在面臨痛苦動盪時,會開始疑惑原來所處的社會體制,會在心裡開始蘊釀反動的情緒,會開始質疑我們原來信仰的神祇和祂藉人之手,所立下的所有規矩。我們想要掙脫,想要重新設計一套適合自己的遊戲規則,想要破壞!然而那個既有的架構是如此地牢不可破,明目張膽的衝撞是要頭破血流的,於是只能來「陰」的,在暗地裡從厚重帷幕的私人城堡中爬出,尋找可能的目標,咬一口,吸乾了血,為自己洩了些憤,也積了些元氣,就這樣得以永恆不死,而那個倒楣被襲的,如果幸運,就會變成了另個厲鬼。這個德古拉伯爵的故事,在東方應該是要以業障輪迴的警世象徵意念來解讀處理的;然而,在西方它卻是常被視為「異己」的具像存在,甚至成了一門有「專家」沉溺的民俗學,以致「吸血鬼」在歐美從未式微,常在世局變動時,就要掀起一陣陣腥風血雨。

吸血鬼文化總要和哥特(Gothic)藝術綁在一塊兒。哥特式美學從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一直是歐洲藝術的主流,尤其在建築上最為明顯。早期的哥特式建築相當簡约與肅穆,逐漸地融入歐洲各國的地方元素,其中以法蘭德斯的寫實裝飾風格最具特色,精雕細琢,繁複縟麗是後期哥特建築的標誌。十五世紀的歐洲畫壇,更是風格不斷創新,所謂的「國際畫派」就是哥特繪畫集各地大成的最後一個流派,設色濃麗鮮明,畫風細膩精緻。這樣的風格延續到十五世紀中左右,由法蘭德斯堀起的一個新畫派,取代了國際畫派在歐洲的地位。那個新畫派風格,較接近庶民口味,原因是社會劇變,藝術家不再專事王公貴族,轉而服務一批出身社會中產階級的新貴,如商人,銀行家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畫派的畫風逐漸滲入了一種怪異的特色,畫面一掃柔美細緻的貴族品味,常渉及表現死亡,恐懼,變形與猙獰的俗世題目。敏感的藝術家以畫筆在畫布上投射了他們對當時大環境的不安。中世紀是文藝復興的時代,有著清新的人文覺醒,卻同時也有連綿不斷的戰爭和幾乎襲滅歐洲的黑死病。或許,就是在這種天災人禍的大威脅下,生命如草芥的大動盪中,才蘊育出了德古拉伯爵,這種活在日夜交接間,光明與黑暗匯流,既貴且邪的「異物」。早期浪漫的哥特式小說如《簡愛》,《咆哮山莊》,就是擬中世紀的情境,在華麗中,同時散發出神秘與恐怖的氣氛,一種處於沒落當兒的貴族品味,既尚存精緻派頭,卻也開始頹毀衰敗,是時光無情侵蝕的遺留,是人世有情眷念的無奈。

對吸血鬼的「正史」沒興趣研究,只知道有不少的歐美人深信自己是傳說中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的後裔。這些子子孫孫是如何自中世紀羅馬尼亞境內的喀爾巴仟山邊,一個叫外西凡尼亞(Transyvania)的偏僻小村子,繁衍到今日紐約上城第五街,足以成為流行病觀察家大書特書的末世史詩。為何中世紀的一個歐洲異物,仍可穿越時空,成為二十一世紀時尚的寵兒?在911後,在目的錯置的伊戰期間,人心天平順勢滑向了沉重的虛無。在我們的內心,總有那麼點避光的陰暗角落,在意志薄弱時,總抗拒不了下墬的引力,這是神對人的設計。萬能的上帝,在創造亞當夏娃時,即已植入「叛逆」的基因,祂知道撒旦會來試探,知道夏娃會接下那顆蘋果,知道亞當會跟著啃……從此人類開始淪落,開始受罪,世上不再有白吃的午餐,因有了「你將汗流滿面然後得食」的詛咒。少數的華爾街「大師」所製造出的經濟大困境,是多數人默許的「共業」。人們為自己的劣根性在付出代價,是世人一再自毀重回伊甸的契約。

吸血鬼再出的現象,除了指涉群眾對社會現況的不安外,亦可用來擴大描述一個國家,甚至一個文明的心理層面。阿諾徳‧湯恩比(Arnold Toynbee)在其鉅著《歷史的研究》(Study in History)第八卷,談到了現代的終結,和後現代的開端。他所說的「現代」肇始於十五世紀末(也正是神權式微的文藝復興時期),歐洲開始運用影響力控制了其他國家與人口;而現代的結束,亦就是後現代的開端,其特徵為「不同文化的共存」。這樣說來,當文藝復興後的歐洲成了世界文化霸權之際,其實它已為日後的多元文化共存埋下了種子。就好像來自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藉征戰一路沿地中海,小亞細亞,中亞直到印度西北,散播希臘文化種子。然而,混進了當地文化的「泛」希臘文化,像是混交的騾子,失去了繁衍後代能力。曾有的那一點希臘元素,早被當地文化吞吐消化得只剩面目全非的殘渣了。十五世紀後的西方文明,在稱霸數個世紀後,必須面對後現代其他文明共存的挑戰,必定萎縮,這是歷史的宿命,是靠戰爭的手段也無法挽回的。

人類的文明「推進」,不論東西方,常是藉「復古」,來擷取前人的經驗,加以改裝、添加、重新組合,以便創造一種更符合「現代」精神的新型態。這樣的嚐試本身即隱藏可能導致自我毀敗的危機。好壞不分,只管往上層層堆積外來的流行文化,搞不好,連自己原來的好底子也會崩塌的。歐洲的文藝復興本身即是一種復古運動,此時的神學信仰,雖然和之前一樣地虔誠, 然而卻一轉中世紀的教義理論,開始強調耶穌基督身上的「人性」精神。以人為本的思潮激發下的藝術逐漸脫離了宗教的束縛。這樣的反思,促成了藝文「復古運動」的發生,於是人們開始往回尋找那似乎存在過的烏扥邦,許多藝術家藉模仿古希臘羅馬藝術,為自己注入了新血。這樣的自我現代化「復古」,沿續的是歐洲自己的希羅血緣,在已有的傳統上的一種非異化革新,這個復古是有益於歐洲體質的,是種促進內部血液循環的好運動,因之,歐洲得以握有世界的宗主權,維持了西方人的民族優越感,一直到今天。

在吸血鬼「復古風」中的德古拉伯爵,即使改頭換面成了個穿著牛仔褲的後現代深情酷哥或俏姐兒,它的血統仍是來自歐洲本土,代表的是那個曾華麗炫爛到墮落腐敗的世代,那個即將被異己,如中產階級和相對的東方文化,入侵的「純淨」文明。然而越是純淨的血統基因越是容易異變,越是無法在自然界存活。純藍血的德古拉伯爵須得不斷地吸進凡人的紅色血液,方得以繼續生存。它仍堅持它引以為傲的中世紀貴族的浪漫情懷,然而這種戀愛觀,是種宮廷式的,與婚誓絶緣的,獻獻慇勤,調調情而已,那是與俠義的騎士精神完全不同的。一咬定情?代價將是永不見天日。德古拉是個仍見華麗的翩翩末世公子哥兒,在黑夜降臨,霓彩燈閃爍時,會潛出它藏身在現代都市的閣樓(不再是哥特式火焰裝飾的城堡),尋找不設心防的對象,挑起那些無知者對它外表與過去榮顯的遐思,然後趁之不備,以獠牙深入其咽喉,吸乾了血,抹淨了嘴,那足以延續它的生命,直到它找到下一個犧牲。我這是在說流行文化對現代人的影響嗎?汝亦可以之論述國家與文明。(7/26/09)


我要留言
評論 (20)
« Valuable input 張貼於 Tuesday, Sep 08 at 04:56 PM »
The vampire legend started around 2,000 years ago. At the turn of 18th century,much of its oral tradition began to be recorded in Eastern Europe,and those accounts traveled west. eventually,much of the Continent succumbed to w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vampire hysteria. Many people began to believe in vampires.

By 1734,the word "vampire'which derives from an Old Slavic term related to the verb "to fly",had entered the English language.

About Me 簡介

My photo
作家/畫家/雕塑家 ‖ 美國大學藝術史講師-教學評鑒特優 ‖ 美國《世界日報》專欄作家,「刁觀點」時論畫評 ‖ 舊金山藝術學院藝術碩士。